同舟共济海让路
2023-7-12 14:55 查看: 45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。不久前,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,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。眼下在各地龙舟文化频繁“出圈”的背后,是民族自信心的树立,是传统文化的觉醒,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。
碧海推波、白浪竞渡。6月20日,深圳艳阳高照,蒸腾的暑气夹杂着咸咸的海风,大鹏新区月亮湾却彩旗猎猎,人头攒动。伴随着铿锵的鼓点,十余支龙舟船桨齐动、劈波斩浪,海岸上加油呐喊声不绝于耳……今年端午节期间,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、深圳市大鹏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(深圳南澳)海上龙舟赛,时隔3年在大家的期待中重磅回归。
赛程首日18支队伍分成3组,在两轮500米直道竞速中展开激烈角逐。比赛间隙,现场还穿插了帆船游艇、水上飞人、极限冲浪等海上运动表演,惊险刺激,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、直呼精彩。
说起这项端午节最出圈的活动,到现场观赛的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委员李超依然兴奋不已,“这是深圳唯一的海上龙舟赛事,已成功举办过十九届。海上龙舟赛与传统河湖赛龙舟不同,海面更宽阔,同时受潮汐、风浪、暗流等因素影响,对参赛选手的体能、技巧要求更高。竞技性和观赏性也更强。今年的参赛队伍数量突破了历史纪录,还特别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‘9+2’城市及特别行政区代表队。”
大鹏南澳被誉为“龙舟之乡”,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钟火生告诉记者,当地渔民一直有在端午节自发组织龙舟赛的传统,以前他们以日常的捕鱼工具——木舢板为比赛船只,在海面两端各拉一条绳子作为起点和终点,奖品是鱼、烤猪或荔枝等本地特产。自1998年起,大鹏南澳开始举办龙舟邀请赛,参赛队伍由本土队不断扩大到周边城市甚至境外,现在发展成为大湾区端午节的一项盛会,吸引了周边城市的众多游客前来观赏。今年,民宿行业从业者李超就有着深刻体会。他说,比赛地点附近的自家民宿,来自港澳等境外客人的订房量超过百分之三十。他不禁感慨,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越来越强了。
民谚云“四月八,龙船透底挖”。钟火生说,在大鹏南澳传统龙舟赛举办之前,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叫作“起龙舟”。这一天,由村里长者主祭,在鞭炮、锣鼓声中,把深埋在涌底或池塘里的木质龙舟挖起、洗净、风干,在进行保养维修后,送给队员训练。时过境迁,如今比赛所用的龙舟已换成玻璃钢材质,平时存放在仓库,起龙舟仪式渐成历史。
比赛当天,南澳渔民还会选择吉时,用龙眼树枝为龙头点睛,并唱祝词:“一点眼睛,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”随后,在码头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,龙舟要巡海一圈,将祭品抛进海里献给龙王,祈愿风调雨顺、鱼虾满仓。
民革深圳市委会曾提交提案建议,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,要特别重视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,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展现传统文化魅力,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之美,还原本真,维护好、发展好、继承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。大鹏南澳海上龙舟赛正是这样一种诠释。
“海上龙舟赛不仅仅是大湾区的重大体育赛事,还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,更是深圳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。”长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圳市政协常委王岚认为,海上龙舟赛在速度与激情中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、勇往直前的精神密码。
此外,深圳市政协委员朱鼎耀还在调研中发现,很多深圳的非遗项目只在传统节日、非遗文化周和文博会等大型活动期间才与民众“亲密接触”。对此,他建议,深圳继续梳理盘活非遗文化资源,促进非遗与旅游业的紧密融合,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。“比如统筹全市旅游资源打造一条成熟的非遗主题文化旅游线路,以此带动整体旅游业的品位提升和产业链发展。”他认为,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,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,让更多湾区百姓真切感受文化力量,更加坚定文化自信。
大鹏南澳海上龙舟赛向世人展示了这座年轻的城市,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青春的深圳不会老去,文化的光芒星河长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