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你的品牌装个脑袋
2015-11-26 14:16 查看: 2277关于人格形象定位,众说纷纭,但其实主要考虑3个因素:
1.消费者的人格;
2.产品扮演的角色;
3.竞争对手的形象。
品牌的基本人格:
真诚sincerity:务实的、诚实的、健康的、愉悦的(比如佳能、农夫山泉) 刺激excitement:大胆的、活泼的、有想象力的、现代感的(比如杜蕾斯、小米) 能力competence:可靠的、聪明的、成功的、负责任的(比如微软、本田) 精致sophistication :高贵的、迷人的、精致的、平和的(比如香奈儿、无印良品) 强韧ruggedness :户外的,强壮(比如路虎、万宝路)
1消费者的人格
为什么很多品牌进行人格化的塑造?
因为消费者经常通过使用产品,来寻求人格的一致性。
如果我想去“野”,是一个渴望力量和自由的人,可能会买路虎。
如果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尊贵稳重的人,可能会去买辆奔驰。
作为消费者,如果能主动选择,我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和自己“人格形象”一致的产品。
作为营销人员,首要考虑的就是:
你的产品人格和目标消费者的人格是否一致。
人的人格主要有两种:理想人格(我们想成为的人)和现实人格(我们现在是什么人)。
而产品人格塑造,要不就是跟目标消费者的理想人格一样,要不就是跟他们的现实人格一样。
2产品扮演的角色
所有的品牌人格,最终会体现在“品牌故事”中,所以塑造品牌人格,需要依据你的品牌故事。
什么是品牌故事?
众多说法五花八门,而我认为,所谓品牌故事就是:
你的产品在什么故事情节下,扮演什么角色。
比如红星二锅头酒,典型的品牌故事是这样:
两个一起奋斗了几十年的哥们(当年可能一起在大钢铁企业中挥洒青春、为祖国炼钢),在酒桌上用红星二锅头酒来回忆青春。
何的品牌性格不能凭空存在,它往往附着于一个具体的故事中,并且在这个品牌故事中扮演它应该扮演的角色。
3竞争对手
选择并塑造品牌人格,需要考虑你的消费者——他们的理想自我是什么?现实自我是什么?
需要考虑你产品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——在我的品牌故事中,我的产品扮演什么角色,应该对应什么人格?
除此之外,还需要像一切营销手段一样——考虑竞争对手的行动。
“如果你的大部分竞争对手都在扎堆似的塑造一个人格,不如换一个。”
比如豆腐给人的印象就是“女性化、柔弱”,而日本有家很火的豆腐店却反其道而行之,叫做“男前豆腐店”,塑造一种阳刚、力量的形象,同大众的对豆腐行业的固有印象形成反差,从而成功塑造深刻印象。
巧妙避开竞争对手扎堆的品牌人格,从而塑造记忆——这就跟你对人的记忆是一样的:
如果一个班级里都是学霸,你更能记住某个特征鲜明的学渣。
如果一个班级里都是学渣,你更能记住勤奋努力的学霸。
所以,选择、塑造品牌人格时,你需要问自己:在我的可选人格中,有哪些是被竞争对手扎堆的?有哪些是我可以选择性突破的?
结语:品牌有人格,但品牌人格塑造不能靠拍脑袋,需要综合考虑你的消费者性格(理想自我VS现实自我)、产品扮演的角色(品牌故事)和竞争对手的选择。
生于网络,亦为网络而生。
官方网站:www.cnmishu.com.cn
新浪微博:中秘传媒
客服QQ:873151956